编者按: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党。按照全面总结和展示党中央全面总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凝聚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中国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总结介绍我所80年来的主要成就和贡献,缅怀前辈,激励前辈。随后,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谱写了新时期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系列
持续推动学生营养改善水平提升,共同开创祖国未来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儿童营养不良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生理、心理、智力发育,还导致成人慢性病的高发。它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额外的负担,而且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阻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改善儿童营养健康,是促进教育公平、阻断世代传播、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一名学生营养改善规划营养健康监测与指导
为改善我国农村贫困儿童营养健康状况,促进教育公平,2011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问题的意见》。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全国22个省份、699个县实行每人膳食营养补助每人补助3元。 22个省、699个特困县。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重点关注县学生 县学生午餐
2014年11月底,补助资金提高到每人每天4元,进一步改善贫困农村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2017年,提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民营养规划(2017-2030年)》强调,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021年4月,全国28个省份共有727个国家试点县和1005个地方试点县超过县级行政区总数的1/2。 1/4。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对全球169个国家膳食的分析显示,中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人数占全球第4位(印度1.14亿、巴西4700万、印度4500万)美国),处于世界前列。
为评价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作用,2012年5月,原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营养与健康状况营养改善计划(试行)》(卫生厅处置〔2012〕65号),在全国实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试点地区开展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价作为健康监测评估的专业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评估技术方案(试行)》(试行) (中中发[2012]248号)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价技术方案》(2013年修订) 《关于印发《学生营养改善规划与评价》的通知》(中中哲[2013]193号),明确了学生营养改善规划与评价的具体方案和工作要求。结合现阶段学生营养健康特点,2021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规划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规划》和健康监测指导计划深化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评价,重点结合监测评价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宣传教育和膳食指导。
2012年至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下,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营养营养”)配合试点省疾控中心牵头,中西部地区22个省(区、市)和新疆699个国家级试点县生产建设兵团每年开展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和评估。同时,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利用中央转移支付对部分50个重点县每年筹集部分工作经费。
2012年至2017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秋季开展营养健康监测评估现场工作,包括对监测县、学校的问卷调查,以及学生的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和问卷调查,等并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 2018年,对历年监测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继2019年监测的具体指标后,春季开展了现场调查。 2021年起,监测评估周期改为两年一轮。监测指标深化,监测范围扩大,新增县增至160个。同时,营养所领导、专家、医控中心开展现场调研指导。
经过逐年营养健康监测评估,试点地区学生营养状况有所改善,试点地区男女平均年龄平均身高稳步上升,生长缓慢、贫血现象有所减少。该计划的实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改善了我国贫困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的状况。同时也观察到,学生超肥胖率悄然上升,这还不够吃零食、喝饮料、学校吃吃喝喝。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及时推进,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各地具体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身高测量
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采集静脉曲张血
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首席专家赵文华研究员了解学校伙食
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张倩研究员指导数据直报系统使用
监测评价发现,基层工作人员缺乏合理膳食能力,但希望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为此,营养研究所带领各国专家进行积极的饮食指导:
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中小学生营养健康问题,先后编写出版了一系列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科普教材,并免费发放医疗控制中心和营养办公室免费提供资料,用于开展基层营养宣传教育。教材缺乏、教师能力不足、课时难以保证等:
第二届学生营养改善模式探讨
为提高学生营养水平,改善其饮食行为和身体活动,促进其营养健康,探索适合城乡、适合学校的儿童营养改善综合干预模式。 2008年至2013年,营养所与中国营养学会合作开展“健康校园”试点工作,并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托开展“快乐10分钟”试点工作。 2016年开始,受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委托,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下,在北京市顺义区8个区县开展“营养校园”试点工作执行。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以营养健康教育、身体活动促进、营养供给支持、校园营养支持环境营造等为内容进行综合干预。营养不良的形式。目前,营养校园试点也得到了国务院妇儿工委的支持。项目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1个区县,涉及3万余名中小学生和家长、2000余名教师。干预模式。
营养研究所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自2015年起,联合推出“营养健康活力计划”项目。目前已覆盖9省11个县100多所贫困农村小学,涉及儿童6万余人。通过开设系统营养健康班、组织体育锻炼、配备厨房设备、开设小菜园,有效提高了农村学生的营养知识掌握情况,改善了饮食行为,提高了身体活动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营养和营养水平。健康到一定程度。本质
为维吾尔族小学生赠送维多利亚语版《健康校园》书籍
营养学部对营养健康领域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与教育部门合作多年,每年举办2-4期“学生营养健康培训班”。每年约600名基层医控人员和教育部门参加营养健康指导培训,涉及学生营养健康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膳食指导和营养宣传教育等,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监测和指导能力,为科学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技术储备。同时,针对学生、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开展了百余场培训和讲座,为学生讲授营养健康知识,为教师讲解如何讲解营养健康教育课程,讲解营养知识和膳食技巧。对于食堂工作人员来说,并有所改善。知识水平提高了人员相关技能。
每年为监测县、教育部门举办监测培训班
从2013年开始,组织了五届“学校供餐与学生营养改善研讨会”,国际专家与国内同行交流先进做法和经验,交流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推动学生营养改善规划的实施。科学合理的方向,实现学生营养改善的目标。改善我国贫困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的。
时任国家学生营养办公室副主任田祖印在“学生营养改善与学校意义研讨会”上发言。
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副主任吴良友出席学生营养改善研讨会
在“营养与儿童及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三学生营养健康工作方向
我国中小学营养健康教育刚刚起步。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政策推动、体系建设,将科学营养健康理念与食品安全知识相结合,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我国特色饮食文化,将营养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通过完善法律政策指引、完善指导书籍、开展技能培训、推广试点经验、发展相关产业等多种渠道推动营养健康教育。
1、完善政策法规
我国营养健康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尚处于空白阶段,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应逐步建立健全我国营养健康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具体措施,逐步完善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标准,形成全社会的政策环境并参与营养和健康教育。
2.完善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书
结合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健康教育》,组织专家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的特色、系统、全面营养健康教育师生用书的教学指导书。学校对学生和小学进行特色、系统、全面的营养健康教育。教育教师提供科学、权威的参考书。
家长只有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好家庭营养健康教育。逐步开发不同知识层次的家长保健和健康宣传品,通过小手、社区宣传、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形式对全民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提供的学生餐影响着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成长,他们对营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应为学校食堂/就餐单位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指导材料。
三、推广城乡试点经验
总结“营养校园”、“营养健康活力计划”等试点在城乡儿童营养健康水平提高方面的经验,通过多领域、多渠道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 部门。
鼓励学校开设本校营养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将营养健康教育融入德、智、体、劳各学科教学和学校日常工作中。 、表演戏剧、散文等,并将营养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中,营造校园营养健康文化氛围。
4、提高基层人员技能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的特点和问题,加强相关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宣传以及沟通能力的提升。逐步推广中小学营养教师和营养师的培训和装备,加强对基层教育卫生人员、学校教师和食堂工作人员的营养健康培训。
五、积极推动营养教育产业发展
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特点的营养健康教育材料和教具,如视频、游戏、玩具等,通过多种形式,吸引中小学生关注营养健康,积极掌握营养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成长的能力
撰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室
点评:李新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tdoorway.com/html/tiyuwenda/9692.html